首页 > 都市小说 > 大清要完 > 第784章 南美洲的劳动者联合起来

第784章 南美洲的劳动者联合起来(1/2)

目录

南美洲,秘鲁国,太平洋沿岸的卡亚俄港,因为名称中有个“鹅”字,又是个贩运鸟粪的港口,所以就被万里之外来这边谋生的华工们称作“鹅城”。

六月的南美洲还是冬季,不过靠近赤道的“鹅城”的气温并不低,附近太平洋上吹来的海风卷着潮气,给人一种湿热的感觉。来自广东的陈阿水蹲在鱼市边的木棚下忙活,脖颈上几道暗红的鞭痕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——这是他在“鹅城”码头上当搬运鸟粪的契约工时被监工赵四海拿鞭子抽出来的!

“当”

铜锣声从街角炸响。一个排的黑衣黑裤的真约十字军士兵踏着水洼列队而过,牛皮靴底钉着防滑铁片,踩得石板叮当响。陈阿水瞥见领头军官腰间的太平刀,刀鞘上“西殿亲兵”四个金字儿在阳光下晃得他眯起了眼睛。半个月前,就是这队人冲进码头工人居住的木楼,把挥鞭子的潮州佬赵四海拖去真约派的“土楼大教堂”外当街斩首,现在那个姓赵的脑袋钉在土楼外的木杆上——死不瞑目啊!

想到赵四海被杀头的那一天,陈阿水就扭头望向了唐人街的尽头,那里矗立着一座三丈高客家土楼,夯土墙里掺了碎贝壳,日头一照泛着青灰,活像只趴在海边的巨龟。

楼顶竖着一面红底的麦穗十字旗,旗角被风扯得猎猎响。这座土楼是半年多前才开始建设的,出钱雇人的是百余个坐着蒸汽大轮船从海上来的真约派传教士,为首的是一个姓曾的广西人,四十多岁,一脸大麻子,人称曾麻子,不过他手下的人都管他叫曾主教。

这位曾主教刚来的时候还挺和气,给“鹅城”大大小小的帮会头子都递了拜帖,还给“鹅城”的白人大老爷们送了美利坚国的加州特产——黄金!上上下下都打点妥当,这才从钦查岛,也就是那个鸟粪岛上雇了两千个身强力壮的劳工帮他盖土楼大教堂。

可谁知道,土楼大教堂刚刚落成,曾麻子就变了脸!那些帮着盖教堂的劳工也不知道怎么的都扛上了线膛枪!陈阿水只记得那一夜,一队队扛着上了刺刀的线膛枪的十字兵从土楼里冲出来,把唐人街上所有的堂口都给冲了!那些个没有早早就皈依天父天兄的堂主帮主,甭管平日里多威风,有多大的洋人当后台,在那一夜都没一点用处!那些人全都被押到土楼大教堂外,曾麻子大手一挥,一句话都没说,那些人就都掉了脑袋。

从此鹅城唐人街的天就变了!

而如今,土楼大教堂的围墙上架着十二门十二磅拿破仑炮,炮口黑洞洞地对着卡亚俄港的街道、码头,甚至连白人老爷的总督衙门和法院都在炮口之下!

土楼的大门前还用沙袋垒成半人高的工事,三挺米特留斯多管枪架在里头,碗口粗的枪管子里装满了子弹,正对着几十个背着滑膛枪的秘鲁士兵——他们是跟着卡亚俄城的白人老爷来找麻烦的。

可是到了以后,才发现他们遇到了人世间最真的真理!

土楼外墙上还钉着三十六颗人头,最中间那颗是“三合会”的堂主赵四海,眼窝成了俩黑窟窿。三个月前这个潮州佬还在卡亚俄港的码头上挥鞭子,专抽太平天国来的契约工。如今他干瘪的嘴大张着,像要喊出最后半句求饶的话。

那些秘鲁士兵看的个个汗流浃背不敢动,不敢动啊!

楼里三百真约十字军分列两排。红巾包头,黑布褂子浆得笔挺,腰别太平军的制式刺刀,背上斜挎天历三年式线膛枪。杀气腾腾的模样,惊得卡亚俄港的秘鲁法官桑切斯心头发慌。他在秘鲁各处的法院审了二十年案子,从没见过如此嚣张的罪犯!

高台上坐着个红袍红冠的男人,脸上麻点密布,正是太平天国西殿宿将曾水源,如今他是真约派秘鲁教区大主教。六个月前,他刚到卡亚俄港时,还给桑切斯大法官送过一尊加州产的圣母像——纯金打造的!

而现在,面对前来兴师问罪的洋大人,曾水源眼皮都不抬,指节轻叩着太师椅扶手。咚,咚,咚。每一声都砸得桑切斯太阳穴突突跳。

“杀人?有罪之人,有什么杀不得的?”穿长衫的马师爷推了推金丝眼镜,这位上海江南政法学堂的毕业生最会讲道理了,还能用西班牙语讲道理,“法律?不能保护华工的法律,也保护不了矿主和农场主。曾主教已经下了主教令,要为全秘鲁的华工和皈依真约的印加人主持公道,华工的契约一律作废!”

鸟粪岛上的矿主德尔加多攥着镶银手杖往地上戳:“作废?白纸黑字画过押的契约,凭什么作废?”

“就凭12门拿破仑炮,三千支密西西比枪,还有18挺米特留斯枪!够了吗?要不够,加州民兵马上就能打过来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