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 后事与国事(1/2)
天明之后,皇后、太子、太子妃率先赶至,抚床痛哭。
接着便是太尉裴邰。
坐在榻旁的邵勋起身相迎,君臣互礼。
「陛下..」裴部行礼道。
「卿自便。」邵勋点了点头。
裴部手里拿着丝绢,轻轻来到太上皇后榻旁,先对默然无语的太上皇行礼,然后将丝绢盖在太上皇后脸上。
这是正常流程,名「属」,即用一方非常轻薄的丝绢盖在人脸上,以验呼吸。
验完之后,便可以小敛了,即为死者换上新衣,移至敛床之上,再覆以锦,同时向亲属告哀。
考虑到这是太上皇后,文武百官、命妇女眷还要入宫祭拜,关系亲近的还要哭丧。
整场丧仪由内廷女官和太常寺一同操办。
邵勋来到了院中,慢慢着步子,沉默无语。
片刻之后,太常卿崔遇上前,请示了几个问题。
邵勋听完后,说道:「晋时国丧、大丧如何操办的?」
「曹魏以来,提倡薄葬,一切从简。」崔遇说道:「晋武帝遗命丧事从简。发丧三日,太子(司马衷)即皇帝位,改元大赦,群臣奏事如旧仪,并未禁婚嫁、宴乐。」
邵勋点头道:「家母心善,生前屡赐宫人财物,数次劝我赦放罪妇出宫,她定不愿看到大梁二十一州因而禁婚嫁宴乐。与百姓不便,幽壤之下的她也不会高兴。」
「是。」崔遇得到了结果,又道:「曹魏以后,玉衣等陪葬用品皆已弃而不用,此事,」
「从简吧。」邵勋说道:「着太常博士选个上谥,母亲一定很喜欢。」
「是。」崔遇文问了几句,片刻之后离开了。
随着日上三竿,过来的人越来越多。
宗正卿、舅舅刘善是第一个到的。
「陛下,阿妹可有遗言?」刘善被两个儿子扶着,老泪纵横。
邵勋上前两步,扶住刘善的臂膀,道:「母亲深夜离去,并无遗言。」
「那就是心愿已了,再无遗憾了。」刘善微微点头,然后入得灵堂,大哭跪地。
两个儿子用不看邵勋示意,立刻上前安慰。
祭拜完毕之后,扶刘善入偏殿暂歌,
丞相王衍来得也比较早。
君臣见礼之后,王衍先去祭拜一番,然后叹道:「昔年绿柳园初见太上皇后,一晃也三十年了。大行之前,见得儿孙满堂,国势蒸蒸日上,无憾也。天下初平,还请陛下节哀,以苍生为重。」
「夷甫你也要保重。」看着精气神愈发萎靡的王衍,邵勋说道。
王衍离去之后,又有群臣、命妇前来祭拜。
太常寺一众官员接手了整场丧仪,导引接待,并井有条。
直到午后才稍稍安静了下来。
邵勋扶着父亲到偏殿坐下,相顾无言。
刘善走了过来,拍了拍邵父的手,道:「妹夫勿要过于消沉,阿妹也不想看到你这样子。小虫这般有本事,邵氏家业臻至鼎盛,复有何憾?我老矣,已然上不得马、提不动刀,但我儿孙还在。妹夫放心,刘家子弟同心协力,定然死命扶保邵氏基业。」
邵勋看了舅舅一眼,暗叹一声,没说什么。
这话既是说给父亲听,也是说给他听的。
此时此刻,他也不觉得舅舅的话有什么不对。昔年与刘汉大战,舅舅率军留守上党,
关键时刻还是亲人更值得信赖。
邵勋将空间留给了两位老人,自己又来到了院中。
他只觉得心中烦躁,却又不知道具体的原因,直到看见一身素服的庾文君。
「夫君。」庾文君轻轻抱住了他,仰起脸,认真地说道:「夫君,你还有我。我会陪你走下去的,一直。」
邵勋轻轻抚着她的脸,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躲在树后偷看他的少女,一时间感怀万千太子夫妇的身影出现在远处,邵勋没有抬头去看,但心中对太子的些许不满已然不翼而飞。
不为其他,就为身边这个满眼都是他的妻子。
这辈子的他,何其幸运。
群臣、命妇连续来了三天。
三天后,小敛结束。
敛者,敛藏不复见也。
三日而后敛者,以侯其生也。三日而不生,亦不生矣。亲戚之远者,亦可以至矣。
前三天是小敛,用衣念遮住死者。
后四天是大敛,即将死者放入梓宫,陪以生前所用之物。
古礼,天子七日而殡,七月而葬。
殡,停棺待葬。殡期不定,少则停棺数日,多则数十年。
太上皇后什么时候下葬,一切由太常寺主持,目前停殡于仙居殿西北地宫内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